跳到主要內容區

研究領域

 

本系現階段研究發展重點領域可分為「綠色光電科技」、「奈米及介面材料科技」與「新興光電與材料科技」等三大領域說明,如圖所示。發展目標展目標

相關重點未來並將採滾動式檢討,以因應產業變動需求。因此,我們的教學研究團隊,也是跨越光電、材料、物理、化學、生醫、電子、電機領域的靈活有機體,可因應各種新興議題而快速切入合作、解決問題。

此特色與一般「研發聚落式分布」學系比較起來,有許多優點。其一,分散式聘請不同領域師資,避免產業變動影響;其二,師資領域分散合作研發容易,較不會有惡性競爭;其三、學生接受跨領域師資薰陶,具跨領域思維;最後,各式光電材料專長人才可容易與本校海洋相關領域合作,開創出新的研究議題。

以下僅就「綠色光電科技」、「奈米及介面材料科技」與「新興光電與材料科技」三大發展重點領域加以闡述:

1、綠色光電科技

所謂綠色光電科技,跨越環保、節能、能源,是未來五十年重大的研究議題。現階段,我國在太陽能光電以及LED照明產業,已是世界主要的生產國。本系教師目前在此兩方面皆有相關的研究進行,也有相關的師資)。本系教師除在LED與綠色太陽能電池研究上頗有成果,也具備自行架設光電、材料製程技術與量測系統的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本系教師過去在防腐蝕、微結構分析、特殊焊接技術與尖端材料開發研究上,也已累積了雄厚的基礎。綠色能源科技中,如太陽能、海洋能發電、風力、水力、地熱發電等,無不是希望在嚴苛的環境中,建立穩定的發電裝置(如洋流、離岸、地熱、水力等發電),因此,本系教師過去此方面的研究優勢在綠色光電科技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以本學系為平台,由材料與光電相關領域老師聯手研究,配合本系現有兩台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一台穿隧電子顯微鏡(TEM)X光繞射儀,以及諸多半導體、光電、製程或量測設備,我們相信,本學系教師不僅將可組成一個研究能量強大的綠色光電材料研發團隊,進行研究教學;配合本校深厚的海洋特色氛圍,此團隊未來也有機會擴大邀請相關校內師資,以光電與材料科技為基礎,強化對海洋資源研究開發與人才培育。

2、奈米及介面材料科技

米與介面材料科技是一個範圍廣大卻很熱門的研究領域。

過去,本系教師在奈米與薄膜材料合成與檢測,有十分豐富的經驗。此外,介面科技研究也是一門可深耕特色又有挑戰性的領域,此方面,本系教師過去在腐蝕防護、焊接加工、粉末冶金、金屬熱處理、表面改質上有許多深入的探索,累積了許多異質或同質介面處理研究經驗---其中,許多研究成果與海洋科技的發展息息相關;另外,微觀分析上,本系並有許多教師善於運用高解析電子顯微鏡技術在不同製程技術下微觀結構的變化。

本系教師過去也分別曾投入研究表面電漿共振、複合物界面材料中光電特性、電化學產氫技術(半導體液體介面)、及有機發光材料接面(有機材料介面)研究---這些都與奈米與介面材料科技息息相關。

我們相信本學系之創立,光電半導體組與材料組師資間的互動必然因學生穿梭合作而增加,可望能對奈米與介面材料科技有全面性了解,激盪出更多創意的火花。

3、新興光電與材料科技

在探索本系研究重點發展領域時,高科技產業的變動性,是不可忽略。因此,本學系將「新興光電與材料科技」列為研究重點,希望所建立的靈活研究團隊能針對新興光電與材料研究議題持續追蹤發展,以避免被時代所淘汰。許多新興熱門議題雖然生命週期短暫,但其衍生的後續影響力頗大,其或許正是解決其他重大問題的關鍵。近十餘年來,在光電與材料領域,有許多新興研究議題,例如:影像辨識與伺服控制、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太陽能電池、新型鋰電池材料、兆赫波、碳奈米管、石墨烯、各式顯示器、新穎半導體材料(氮化鎵、氮化銦、ZnO、磁性半導體…)、光子晶體、負折射率材料、單分子拉曼檢測、隱形斗篷、3D顯示、3D列印與掃描、光固化技術、奈米材料、白光LED、晶體光纖、表面電漿波、有機太陽能電池、常壓電漿等,許多目前看似平凡的主題,其實當初都是重大發現與熱門研究目標。這些發現的背後,都立基於對新興議題的持續追蹤,並保持對議題的敏感度與創新思維。因此,本學系設定此一發展重點,也希望能讓本學系成為靈活的研究教學團隊,而非固守單一領域。

事實上,過去幾年,本校光電與材料兩領域教師對新興光電與材料議題頗有掌握。相關資料請參考本系師資陣容中各教師之專長與簡介。